骨不连的诊断和治疗
文章来源:365体育娱乐场 更新时间:2016-06-16
骨不连是骨折术后常见并发症,又称为骨折不愈合,是骨折端在某些条件影响下,骨折愈合功能停止,骨折端形成假关节。X线片显示骨折端互相分离,间隙较大,断端硬化,骨质萎缩疏松,髓腔封闭。1986年,美国FDA将骨不连定义为“损伤和骨折后至少9个月,并且没有进一步愈合倾向已有3个月”。但这个标准并不适用于每一处骨折。长骨干部骨折愈合需要较长的时间,至少在6个月之内不能认为是骨不连,特别是在局部伴有感染等并发症时。相反,股骨颈骨折有时在3个月时就可诊断骨不连。
骨不连的诊断标准:
1、检查骨折端有无异常活动,是否伴有疼痛、压痛及传导叩痛。
2、 临床上主要通过X线检查并结合以上症状来确诊。
典型的骨不连X线特征有:
(1)、骨折端有间隙。
(2)、骨折端硬化,骨折面光滑、清晰。
(3)、骨髓腔封闭。
(4)、骨质疏松。
(5)、骨痂间无骨小梁形成。
(6)、假关节形成。
骨不连病因
1、全身性因素 全身性因素主要包括病人的代谢和营养状况、一般健康状况和活动情况,激素、药物、年龄、性别、人种、营养和其他因素等,最近有报道吸烟也可以引起骨不连。
2、技术性因素 技术性因素主要是由于治疗方法不当引起的。如:感染使骨折端坏死以及营养血管闭塞,破坏骨痂形成的正常进程,骨质吸收或形成死骨,导致骨不连。其次,治疗不当使骨折端分离;不能消除骨折端不利的异常活动及应力;肌肉收缩力使骨折断端间隙增大,如尺骨鹰嘴骨折,膑骨骨折等。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清创时过多地去除碎骨片造成骨缺损;骨折间隙嵌有软组织。另外,严重开放性骨折造成软组织损伤,影响骨折端血运,骨不连发生率也较高,可达5%~17%。手术切开复位,因骨膜剥离过多,骨不连发生率可高于闭合复位的4倍。传统的坚强内固定和一期愈合与应力遮挡,钢板下的血运破坏发生率较高,易发生坚强内固定后的骨吸收以及拆除内固定物后的再骨折。
3、生物学因素 生物学过程异常也可导致骨不连,如:骨痂形成障碍、骨痂钙化障碍、异常分化、骨改建塑形异常等。
4、疾病因素 骨折后的软、硬组织损伤具有促进正常骨愈合的作用,称为区域性加速现象(RAP)。临床上某些疾病可使RAP低下,包括糖尿病、合并周围神经损伤、各种原因引起的区域性主要感觉丧失、二磷酸中毒、严重放射性损伤和营养不良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