急诊医院(节假日不休)
022-28300888
骨质疏松

主页 > 疼痛科 > 骨质疏松 >

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

文章来源:365体育娱乐场 更新时间:2017-05-27

  骨质疏松症是在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共同作用下,影响高峰骨量以及骨量丢失并最终发展至骨质疏松。这些因素包括药物、饮食、种族、性别以及生活方式。骨质疏松症可以是原发性的也可以是继发性。原发的骨质疏松症可以分为Ⅰ型和Ⅱ型,继发的骨质疏松症也称为Ⅲ型骨质疏松症。在此主要讨论的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。
  1.Ⅰ型或称为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认为其主要原因是性腺(雌激素和睾酮)功能的缺陷,发生在任何年龄段的雌激素和睾酮缺乏都将加速骨量丢失。骨量丢失的确切机制尚不完全明确,原因是多方面的,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破骨细胞前期细胞的募集和敏感性增加,以及骨吸收的速度超过骨形成。在绝经后的妇女,第一个5~7年中骨的丢失以每年1%~5%的速度递增,结果是导致骨小梁的减少,容易出现科勒斯骨折(Colles’fracture)和椎体骨折。
  雌激素缺乏使骨对甲状旁腺激素(PTH)的作用敏感性增加,导致钙从骨中丢失增加、肾脏排泄钙降低、1,25-(OH)2D3生成增加。1,25-(OH)2D3的增加促进肠道和肾脏对钙的吸收,并通过增加破骨细胞的活性和数量促进骨吸收。PTH的分泌通过负反馈机制而下降,引起同上述相反的作用。破骨细胞也受细胞因子的影响,如TNF-α、IL-1以及IL-6,上述细胞因子由单核细胞产生,在性激素缺乏时产生增加。
  2.Ⅱ型,或称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见于男性和女性,源于骨形成下降和老年人肾脏形成1,25-(OH)2D3降低。上述生理变化的结果是引起骨皮质以及骨小梁的丢失,增加了髋骨、长骨以及椎骨的骨折发生危险性。表1为Ⅰ型骨质疏松症和Ⅱ型骨质疏松症的区别。
  3.Ⅲ型骨质疏松症继发于药物 尤其是糖皮质激素,或是其他各种能增加骨量丢失的病变。
  在Ⅰ型和Ⅱ型骨质疏松症中,以妇女为多见,男女比例分别为6∶2(Ⅰ型)和2∶1(Ⅱ型),Ⅲ型骨质疏松症中,男女发病比率无差异。Ⅰ型骨质疏松症的发病高峰年龄为50~70岁,Ⅱ型骨质疏松症的高发年龄为70岁以上,Ⅲ型骨质疏松症发病与年龄关系不大,可见于任何年龄。

如果您不确定自己的症状应该如何挂号,欢迎您点击

  • * 就诊姓名:
  • * 性别:
  • * 联系电话:
  • * 病情描述:
温馨提示:当您在网上预约成功后,医生会回电确认您的预约信息,并给您发送预约短信,凭此短信至我院导医台可享受无排队优先就诊。
医院地址:天津市河西区隆昌路86号
专家热线:022-28300888

锦旗故事

感动瞬间

  • 圣诞节为患者送苹果

  • 受益者与护士长

  • 端午节患者一家亲

  • 员工为患者积献血

  • 专家看望术后患者

  • 挂号热线:022-28300888(服务时间:8:00——23:30)
  • 津ICP备10200099号
  • 医院地址:天津市河西区隆昌路86号
  • Copyright ? 2013-2014 365体育娱乐场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、复制或者建立镜像,如有违反,追究法律责任!
扫描新优惠
手机随时咨询
医院实时资讯
天津乐园骨科微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