腰椎骨骨折的分类
文章来源:365体育娱乐场 更新时间:2017-04-06
腰椎骨折脱位或开放性损伤可伤害脊柱远端的神经,受伤后局部先被凝血块充填堵塞,晚期局部又形成致密的纤维粘连组织,病人常常出现膝部以下不同程度的感觉和运动功能的丧失,大小便出现问题 ,如果损伤半侧,脊髓受伤侧的运动与感觉功能多同时丧失,完全损伤会遗留不可回转的排便排尿丧失,感觉运动丧失,终生残疾。
腰椎骨折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,最主要的原因是从高处坠落,其次是车祸。最常见的骨折的类型包括爆裂骨折,压缩骨折,主要是根据骨折后X线的表现确定的。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出发,骨折的 常见类型包括如下:
(1)屈曲压缩骨折(Berlding compression fracture) 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,约占胸腰椎损伤的一半。因脊柱处于屈曲位时,由纵轴的超负荷引起,通过前柱的压缩和后柱的张力造成脊柱损伤。其 损伤机制的特点是:前柱承受压力,后柱承受张力,中柱作为支点,椎体后缘高度不变。根据外力方向不同,又可分为前屈型及侧屈型,前者常发生于胸11至腰1,后者以腰2~3为多;椎体压缩常少于SO%,如大于 sO%,则后柱受累。压缩骨折以椎体上终板受累多见,下终板较少。
(2)爆裂性骨折(Bursting fracture) 脊椎爆裂性骨折是椎体压缩骨折的一种特殊形式,是随CT在临床的应用而逐渐开始认识的,约占脊椎骨折的⒛%。最早由Holdworth于I963年首先提出,指轴向压力 加上不同程度的屈曲和/或旋转力作用于脊椎,使椎间盘的髓核疝人椎体,导致椎体内压急骤升高而引起椎体自内向外的骨折,即椎体粉碎骨折。脊椎爆裂性骨折最显著的特点是脊柱中柱受损。伤椎前柱与 中柱均崩溃,椎体后壁高度降低并向四周分散,两侧椎弓根距离增大,椎体后壁骨折片连同椎间盘组织膨出或突人椎管,常致硬膜囊受压,后纵韧带可以完整。
(3)安全带型损伤(Seat-belt type injury) 又称屈曲牵开型损伤,此型损伤常见于乘坐高速汽车腰系安全带,在撞车的瞬间患者躯体上部急剧前移并前屈,以前柱为枢钮,后柱与中柱受到牵张力而破裂 张开。骨折线横行经过伤椎棘突、椎板、椎弓根与椎体,后结构的棘上韧带、棘间韧带及黄韧带断裂,暴力大者可同时伴有后纵韧带及椎间盘纤维环断裂,也可有椎体后缘的撕脱骨折。根据损伤平面的不同 ,此型可分为损伤通过骨组织的水平骨折(Channce骨折)和损伤通过韧带组织,造成椎间分离的脱位两种类型。Channce骨折在正位Ⅹ线片可见两侧椎弓根和棘突呈水平分离或棘间明显增宽。侧位片可见椎 板和椎弓直至椎体后部的水平骨折间隙。典型病例可见到椎体后缘高度增加,椎间隙后部张开。CT扫描可发现Ⅹ线平片易漏诊的椎弓根骨折。此型损伤轻者可无神经症状,但严重骨折和脱位常伴有神经损 伤。
(4)骨折脱位型:在压力、张力、旋转及剪式应力的共同作用下,脊柱产生骨折并伴有脱位或半脱位。此型损伤后果严重,前、中、后柱常同时受损。
总之,脊柱骨折是临床上的常见疾病,对其准确的分类,可以有效的指导治疗,提高临床的效果。